謝謝聞老師的鼓勵。

[轉載自 Kingnet 聞天祥老師的影評

出處:http://movie.kingnet.com.tw/movie_critic/ ]

有的

有的

奇蹟的夏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聞天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【奇蹟的夏天】最「奇蹟」的,恐怕不是影片紀錄的內容,而是銀幕下從發想到完成的經過。起初,導演楊力州只不過應NIKE之邀,在世界盃足球熱潮席捲之際,去花蓮美崙國中足球隊拍攝四支五分鐘的廣告短片。不料,廣告拍完了,這些足球小將卻引起了他繼續拍攝的念頭,他找來愛徒張榮吉共同導演,最後完成為一部紀錄長片的規模。 



     不諱言的,由於拍攝時間上的限制,【奇蹟的夏天】對於個別球員背後的家庭、甚至更大的社會性議題(原住民教育、就業),勢必產生一些深度與廣度上的侷限,而不可能成為像【籃球夢】、【罰球線下】這類以多年時間換取結晶內容的馬拉松式紀錄片。但也因此,楊力州、張榮吉大刀闊斧地將這些部分觀眾所期待的內容化為影片的支線,僅利用幾個球員放假回家的時候,帶出些許面向(但當我看到向來擔任候補、寡言的阿亮,在醫院成熟地安慰、甚至教誨肺結核的父親好好養病及遠離損友時,從沈默到早熟的個性展示,雖然篇幅短截卻非常有力道),而將整個重心調往這群青少年即將畢業、以及要進行三年來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場球賽的經過。 

    在形式技法上,【奇蹟的夏天】超越了過去無論是台灣紀錄片或是楊力州個人喜以大量旁白、字幕輔助說明與抒情的習慣,而不畏以精巧十足的剪接與畫面張力,挑戰國內紀錄片家法的保守規範。活跳的節奏,本來就不是劇情片的專利(【籃球夢】當年甚至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剪輯),它不僅在視覺心理上帶動觀眾的情緒躍動,更與片中人物的青春氣息,以及球場上的緊張刺激,形成合宜的共鳴。也連帶質疑了長久以來被部分紀錄片和觀眾奉為圭臬的客觀、中立信條。最後一場球賽的高潮迭起,簡直令人屏息,影片成功地將球場上的氣氛帶入到戲院裡,汗水、淚水的淋漓,射門時刻的驚呼,以及難以想像的賽局,無不牽動觀者的情緒。當向來嚴苛訓話的教練一邊鼓勵球員、一邊忍不住摘下眼鏡拭淚時,紀錄片如何立體地雕塑人物又不違背其自然真誠,在此找到了一個有力的證據。 

    但影片如果只是一部精彩賽事記錄的話,【奇蹟的夏天】就僅止於好看而已。球賽結束後的「餘韻」,才是讓這部紀錄片再升高的主要原因。當我們看到這群球員在海水、沙灘、或是雨後的草地上,不正規的你來我往時,感受到的不再是球場上的勝負掙扎,而是在「玩球」的樂趣中,帶著一絲絲即將畢業別離的不捨以及把握時光的珍惜友誼。然後當鏡頭對準足球隊新生測驗那一張張的青澀臉孔時,整整小一號的身材與臉孔,彷彿是導演沒來得及趕上的過去,神奇重現。而被記錄的主角們再度正式上場,原來合作的隊友因為進入不同的學校(他們分別就讀花農與花中)而成為競爭對手,朋友與敵人的關係,也凸顯了人生每個階段變化的必然性殘酷。 

    亦即雖然只有幾個月的拍攝,【奇蹟的夏天】卻靈巧地將一個特殊的時間點放大為這群男孩生命的轉捩點。青春與成長、喜悅與酸苦,這些共通的情感經驗,透過導演嫻熟的技巧以及被攝者自然天成的魅力,在銀幕上完全綻炫開來。年輕的共同導演張榮吉成功突破了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隔閡,而已經累積相當傑出作品的楊力州,則再透過【奇蹟的夏天】讓「對青春的眷戀」成為他風格中最醒目的一環。,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水國際娛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